智能化污水处理设备研发与制造、物联网大数据平台开发、智慧污水托管运营。

环境咨询

全领域咨询服务

环保工程

设计 研发 制造及施工

智慧运营

物联网开发、污水运营

咨询热线:

0971-7350327

青海赛宇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联系我们

地址:西宁市城北区经四路26号19号楼3楼

咨询热线:

0971-7350327

17697206668

中国洞庭湖治理上演绿草造“金山”青海赛宇环保

文章作者:赛宇环保 发布时间:2021-09-06 09:09人气:

  八月的湖南大通湖碧波荡漾,各式水鸟掠过湖面,湖下水草轻轻摆动。一堤之隔的数千亩精养鱼塘里,村民张建清与十几名工人正在采收今年的第三批穗花狐尾藻、轮叶黑藻等水草。

  “现在大通湖沿岸的鱼塘都不养鱼了,全部种上了‘黄金草’。”今年57岁的张建清高中毕业后就从事渔业养殖,以前每亩平均效益不到2000元(人民币,下同)。没有想到的是,当初为了治理大湖水质“被迫”退养转型改种的水草,每亩收益却达到了1万元。

  大通湖是组成洞庭湖的四个较大湖泊之一,也是维系南洞庭湖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和天然屏障。然而,此前因被承包企业掠夺式养殖,湖体总磷总氮超标,水质一度沦为劣V类。2017年,西宁水保公司,中国启动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大通湖开始长达数年的“生态养水”工程。

  大通湖处于洞庭湖区“兜底”位置,周边投肥投饵产生的养殖废水都会流入大湖。2019年,按照“退养、截污、疏浚、增绿、活水”的方案,益阳大通湖区不得不要求沿线6000亩精养鱼塘全部退养。

  起初,养殖户大多不愿意,生怕几十年的饭碗就这样砸了。

  “水生植物不仅能富集氮磷,持续改善水质,还能出售用于治理、调节和抑制湖泊富营养化,大通湖通过种草得到明显改善。”大通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夏忠明表示,技术团队上门送草种,免费进行技术培训,签订水草包销订单,消除了村民的抵触情绪。

  大通湖水质持续向好,渐渐告别劣Ⅴ类水质湖区,入选“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水草也销到了中国各地。夏忠明介绍,公司3000亩水草基地内的水草上百种,2020年销售利润达300万元,预计今年将突破1000万元。

  不仅如此,当地村民在政府指导下,尝试起“水草+大闸蟹”“水草+青虾”等全新的生态养殖模式。村民张建清今年上半年光青虾养殖收益就达到7万元。“大闸蟹长势良好,到国庆节后再增收10余万元是没有问题的。”他说。

  洞庭湖腹地的沅江市,湖洲湿地上生长着45万亩芦苇,被新开发成绿色食品“洞庭虫草”芦笋和“洞庭湖鲜”芦菇远销海内外,产业年综合产值达到36亿元。

  作为造纸原料的芦苇,曾给沅江带来大量造纸企业及可观的财政收入,但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持续加大,也一度无处可销成为“包袱”。如何利用供需失衡的芦苇资源去产能、去库存,湖区民众自采自食芦苇嫩芽的传统,让当地找到转型发展的灵感。

  芦苇嫩芽俗称“芦笋”,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品尝后曾写下“荻笋鲥鱼方有味,恨无佳客共杯盘”,是难得的美味;利用闲置芦苇作为基质培育食用菌探索出的芦菇,不仅产量高、口感好,还营养丰富。这场“舌尖上”的供给侧改革,两芦目标直指百亿产业。

  “鱼米之乡”洞庭湖在绿色生态中,再一次掘出农业的“金矿”。仅益阳一市,这几年就形成南县稻虾、兰溪大米、大通湖大闸蟹等七大优势特色产业,其中稻虾、水产、蔬菜等5大产业综合产值在2020年达到1041亿元。

  一场新时代的农业变革正在洞庭湖畔这片土地上“试验”。2021年8月,湖南省印发《益阳市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2021年至2025年将继续在益阳开展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点,为洞庭湖及湖南现代农业闯出新天地。(作者 付敬懿)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