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56公顷的武汉府河湿地,湖泊星罗棋布,河岸蜿蜒曲折——这儿是鸟类的天堂。水域旁,高长的芦苇荡和杂草丛形成一个宁静的天然庇护所,水鸟们或觅食、或啼鸣、或嬉水、或静栖,悠闲度过初秋的余暑。
被列入世界极危(CR)物种、全球仅存约1500余只的青头潜鸭,也是府河湿地的“来客”。该物种是雁形目鸭科潜鸭属的一种小型野鸭,头大嘴宽,青头白眼,板栗色花纹,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
2014年,青头潜鸭首次在府河湿地现身。此后,原本在俄罗斯、中国黑龙江等地区繁殖的它们开始“南迁”。今年9月公布的青头潜鸭越冬期全国同步调查结果显示,在全国范围内共记录到青头潜鸭个体1500余只,湖北、河南和山东三省数量最多,其中湖北有672只,相对集中在武汉府河、梁子湖等地。
“100年前青头潜鸭非常常见,广泛分布在中国、俄罗斯和印度、缅甸等地。近10年该物种数量骤降,2010年全球统计数量是1000只,2015年只剩下400只左右,如今基本只分布在中国。”武汉市观鸟协会会长颜军介绍。
但青头潜鸭的数量仍岌岌可危,随时都有灭绝的风险。如何留住它们?这成为了颜军最关注的问题。
9日清晨6时许,记者跟随颜军和武汉市观鸟协会会员明亮来到府河湿地进行青头潜鸭监测调查工作。从2017年4月起,武汉市观鸟协会工作者和150多名志愿者在全市61个鸟类监测点开展该项调查工作,记录该物种的出现地点、数量、行为、是否有人为干扰等信息。目前,青头潜鸭监测调查工作已进行了37个月。
“快看!那是只青头潜鸭幼鸟!”为减少对鸟儿的惊扰,明亮尽量压低声音,但言语中仍藏不住兴奋。经过2个多小时的巡视,明亮在“监测记录表”上记录下当天的成果:“这片水域百来亩,发现了近30种物种。青头潜鸭3只,一雄两雌。”
颜军表示,目前全球湿地存在率为6%,而武汉市这一指标达到18.39%。青头潜鸭选择在武汉安家,是长江中游湖北湿地群在全球中纬度地区保护相对较好的印证。
为保护该物种,湖北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组建了多支青头潜鸭巡护队。当天上午,巡护队队员王拓骑着单车,在堤岸上进行巡视,避免使鸟儿遭受人为干扰甚至非法活动的威胁。
“这里有凤头䴙䴘、苍鹭、青头潜鸭、绿头鸭……种类越来越丰富了。”王拓对府河湿地的生物种类如数家珍。她也是府河湿地附近的居民,每天花2个多小时巡视,有时还带着丈夫、孩子一起,希望为拯救极危物种、建设绿色生态美好家园献一份力。
2019年11月,武汉市观鸟协会工作者在府河湿地观测到青头潜鸭种群306只,再次刷新此前当地青头潜鸭的种群数量记录。2016年至2019年,在武汉观测到的鸟种总数分别为306种、321种、322种和342种,逐年递增。
这组数据让颜军和同事们感到欣慰。栖居湿地、赏云观鸟,青海赛宇环保,这份工作在外人看来十分“诗意”,其实不然,监测鸟类需要携带双筒望远镜、单筒望远镜、单反相机、三脚架等重达几十斤的设备,风餐露宿、雨打日晒都是常有的事。“遇到下雨时,湿地变得泥泞,我们的鞋底常常粘着几公分厚的泥巴,站都站不稳。”明亮说。
站在府河堤岸上,颜军手持望远镜远眺——水面中央,两只青头潜鸭在水草旁静栖,一只在空中展翅飞翔。“我们和青头潜鸭在一起,倍感珍惜。”他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写道。(作者 武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