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浩浩江水哺育着424种鱼类,光特有鱼类就有183种,是全球七大生物多样性丰富河流之一。有着“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称的四川宜宾是长江上游特有珍稀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为保护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在中国“长江大保护”的总体战略下,上千名宜宾渔民放弃了世代传承的技艺,于2020年10月之前退捕上岸。
临近农历新年,记者登上了四川宜宾长江鲟协助巡护队的冲锋舟,见证巡护队队员肖玉南及其队友在江面上的每日巡护。作为有着20年捕鱼经验的渔民,肖玉南从小在江畔长大,谙熟长江水道。2018年7月,他退捕上岸,加入保护长江珍稀鱼类的巡护队,由打鱼人变为护江人。
肖玉南告诉记者,自己从小跟着父亲出船,当时遇到大鱼往往需要二人合力才能拉出水面,而后来不仅大鱼难觅,出船收获的鱼虾也一年少于一年。
为了让“更多人看到更多长江鱼”,四川宜宾长江鲟协助巡护队每天都会采取多种方式巡江护河,2021年春节长假亦计划在保护区江段进行每日三次以上的巡护。据统计,两年来,肖玉南与队友巡江总里程超过13万公里,解救误捕长江鲟515尾。
渔民加入协助巡护队,对巡护长江是一种莫大的推进,他们充分利用了他渔民的特长。再有一个就是渔民他的水上生存能力是一般常人难以想象的,所以在水上救援的时候,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巡江护江只是渔民退捕后的常见工作之一。从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捕,正式开启“一江两湖七河”10年禁捕周期。在这场“人退鱼进”的历史性巨变中,为了让上岸后的渔民生活有所保障,中国多地对渔民进行了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并提供了各类安置岗位。
江安县动物卫生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让逐水草而居的渔民回到岸上“重新出发”,是长江禁渔的工作重点之一。该县共有渔民111户,西宁环保公司,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刚过而立之年。有劳动能力的渔民会根据本人意向,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而年龄较大的渔民则通过发放补贴、购买社保等方式,让其老有所依。(记者 何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