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彩云之南,一群迁徙的亚洲象吸引着全球的目光。
专家实时跟踪监测、群众纷纷保护避让、政府启动肇事保险定损赔付、网友积极献计献策……在这场“全民观象”中,不伤害、不冲突,构建人象和谐关系成为中国社会各界的共识和行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回望建党百年,从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到把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再到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俯瞰神州大地,一幅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画卷徐徐铺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扑面而来。
理念升华:“美丽中国”成为强国目标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摊开一张中国地图,“胡焕庸线”东南方43%的国土居住着全国94%左右的人口,以平原、水网、低山丘陵和喀斯特地貌为主,生态环境压力巨大;该线西北方57%的国土,供养大约全国6%的人口,以草原、戈壁、沙漠、绿洲和雪域高原为主,生态系统非常脆弱。
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历史高度,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
1983年,全国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召开,将环境保护确定为基本国策;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写入报告;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标志着党对发展与环境关系认识的进一步加深。
2012年11月8日,这是中国生态环境史上值得铭记的日子。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中国共产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行动纲领的执政党。
2017年,党的十九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再次强调“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2018年3月,生态文明正式写入宪法,实现了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的高度统一。
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2018年5月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上述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给予深刻回答。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助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天更蓝了,与2013年相比,2019年全国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43%,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提高至87%,中国成为世界上治理大气污染最快的国家;山更青了,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持续“双增长”,成为近20年来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水更绿了,与2015年相比,2020年全国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的水体比例上升17.4个百分点,达到83.4%。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为‘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说。
严密法制:体制改革构建“四梁八柱”
实行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制,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涉深水、动真格。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我国制定40多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构筑起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
河长制、湖长制、生态补偿机制、环保税……“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体制机制创新日益完善。
作为我国环境监管模式的重大变革,自2015年开展的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对31个省(区、市)实现全覆盖,截至目前,各轮次督察共受理、转办23.7万多件群众举报,推动解决了19.6万多个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让最严格的环保法“长出牙齿”。
用制度管权治吏、护蓝增绿,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担当、失责必追究,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p#分页标题#e#“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2021年1月1日,长江流域重点水域10年禁渔全面启动,万里长江开启“人退鱼进”的历史转折;“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2019年9月,九曲黄河的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小时候,三江源的生态恶化,草场面积减少,牛羊吃不上草。现在,我的家乡雨水逐渐多了,野生动物经常‘光顾’我们的草场。”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的牧民昂扎说。
从草原的利用者到守护者,如今,昂扎有了新身份——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员。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快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1.18万处,占国土陆域面积的18%,海域面积的4.1%。
朱鹮从发现时的7只恢复到5000余只;藏羚羊从几万只恢复到目前的30多万只;白头叶猴从20世纪80年代的300余只恢复到1300多只;白鹤由210只增加到4500余只……一系列振奋人心的数据背后,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矢志努力和积极进展。
大国担当:绿色发展融入生产生活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
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6年来,余村人践行“两山”理念,矢志绿色发展,实现生态和经济同向而行,发展与保护同步而进。2019年,余村实现经济总收入近2.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9万余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成为引领中国迈向绿色发展道路的理论之基。
加大化解钢铁、煤炭等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力度,至2019年年底,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降低48.1%,提前完成到2020年下降40%~45%的目标。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和绿色技术交易中心,西宁环保公司,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中国已成为世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
垃圾分类、绿色出行、光盘行动……在城市,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已成潮流,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长至14.8平方米,让老百姓“开窗就能赏景”;在农村,“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问题得到根本扭转,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5%,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已覆盖90%以上的行政村,每个人都成为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
2020年9月,我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是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绿色转型的自觉行动,也是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责任担当。从倡导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到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再到2021年10月在中国昆明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中国与世界携手,为改善环境、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通过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建成美丽中国。”
迈上绿色发展之路,中国这个最大发展中国家的步伐愈发坚定,14亿多中国人民正凝心聚力、接续奋斗,共舞如椽巨笔,同绘美丽中国新图景。(记者 杨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