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以前是一条臭水沟,现在变成咱们的后花园了。”沱江支流谢家河曾是一条黑臭水体,被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点名”,如今谢家河公园已成为四川省内江市老百姓必去的休闲地。
臭水沟变身“后花园”,这是四川推动中央、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及信访问题整改的一个生动案例。
7月28日,记者从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西宁环评代办,12735个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移交群众信访问题已整改完成12680个,整改完成率为99.5%。8924个第一轮省级生态环保督察问题,已整改完成8903个,整改完成率达99.8%。
■ 三个阶段“回头看”
□ 督促问题整改到位
“感谢生态环境部门真心为群众办实事,现在困扰我们的难题都解决了。”前段时间,德阳市某养殖场粪污直排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群众。当地生态环境局多次走访周边群众,明确整改措施,“目前养殖场前期产生的粪污等已妥善处理完毕,环境不良影响彻底消除。”德阳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以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把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环境问题作为检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成果,3月制定了《“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环境问题 增强群众获得感”工作方案》,计划用近一年时间,分3个阶段切实解决群众环境诉求。
第一阶段为梳理交办阶段,从4月1日至4月30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对全省各市(州)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排查、分析和研判,汇总形成了全省突出环境问题清单,交属地生态环境局和市(州)政府办理;第二阶段为推动化解阶段,从5月1日至11月30日,各地要按照问题清单因案施策、分头化解、逐案销号,推动突出问题化解;第三阶段是验收巩固阶段,从12月1日至12月31日,主要任务是完善法规制度,视情况开展“回头看”,督促问题整改落实到位。
为保证专项工作取得实效,方案提出“5个明确”,即明确问题梳理的范围和信息内容、明确要求领导带头包案、明确实施分类分级化解、明确实行销号管理和明确案件督办要求。
“严格销号程序是重中之重。”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说,符合销号条件的案件,需由县、市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人签字确认,并经回访或现场核查签字才能销号。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有效化解生态环境难题
措施是否得力,用数据来说话。2021年上半年,四川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2369”热线、微信等环境举报6519件,与往年同期相比减少了32.64%。
“‘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环境问题 增强群众获得感’专项工作的开展,真真切切地为人民群众解决了问题,消除了烦恼。”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应急与信访处处长孙涛说,四川聚焦“急难愁盼”问题,强化跟踪督导,环境问题明显改善。
哪些是“急难愁盼”问题?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对2020年以来的重复信访案件进行排查梳理并逐案核对,梳理突出生态环境问题156件,并将151件属于生态环境职责的问题交属地生态环境局化解,其中化解难度特别大的9件信访积案,明确由厅领导包案,省生态环境厅进行重点帮扶指导。
截至7月23日,全省已上报化解突出生态环境问题76件,占比48.7%。其中,泸州市、达州市、阿坝州、甘孜州上报化解率均为100%,宜宾市上报化解率为88.9%,广元市上报化解率为85.7%。
“接下来,我们还将以县(市、区)为最小单位,组织各地对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及其‘回头看’的12735个信访举报问题进行逐一现场核查,逐一回访,进一步巩固办理成果,完善工作机制,防止问题反弹。”孙涛说。
不仅如此,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还将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调查测评工作,采取问卷调查和电话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省21个市(州)组织开展兼顾城乡居民和不同年龄段的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调查测评,调查结果将作为四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依据。(记者 王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