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浙江省嘉兴海宁市和杭州余杭区两地交界处,伴随着挖掘机“长臂挥舞”的连续轰鸣声和砖瓦落地声,一家非法台板印花厂的建筑被夷为平地。工人们对场地进行清理后,这颗藏身隐蔽的环境污染“毒瘤”终于被拔除。
“今年年初以来,部分‘散乱污’企业利用疫情防控期企业停产、道路封锁、监管力量相对薄弱之机,把目光汇集到了位置偏僻的两市交界处,企图逃避环境监管。我们和余杭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成功拆除了这家非法台板印花厂。”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海宁分局市许村分队分队长吴凯雄告诉记者。
非法生产污染,环境 联合执法组快速取缔
“许村镇翁埠村与余杭区南苑街道吴庵村交界处有一处非法台板印花加工点正在生产并偷排污水,请你们过来查一查。”跟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办公室的吴凯雄刚打开电脑,急促的电话铃就响了起来。放下群众举报电话,他第一时间带领执法人员赶赴现场。
一走进这一台板印花厂,脏乱的景象便映入执法人员的眼帘。几间大棚房内环境昏暗,生产设施简陋,随意堆放的原料和垃圾杂物散落一地,污水横流。经过勘查、询问、拍照、登记,没过多久,执法人员就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原来,西宁排污许可证,该台板印花加工点利用原先畜禽养殖、蔬菜种植大棚约4000平方米左右的场地,配备生产线15条,从事台板印花生产。企业未办理环评审批手续,生产过程中又偷排印花废气、废水,不仅破坏了两地生态环境,更对周边村民生产生活造成了影响。
掌握情况后,吴凯雄迅速与余杭区生态环境部门取得联系。随后,海宁、余杭两地生态环境部门根据2019年签订的《余杭、海宁两地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和联合执法框架协议》组成联合执法组,对该非法加工点进行了取缔拆除。从接到举报到企业拆除,只用了不到一周时间。
从单边执法到协同治理,有效打破跨区域藩篱
近年来,随着海宁、余杭两地交界地区经济迅猛发展,边界“散乱污”企业滋生,各种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但由于是跨界污染,缺少统一的联合治污机制,治污脱节现象比较严重,跨界企业逃避监管、屡查屡犯成为环境执法监管的难点。
为打破这一瓶颈,去年,海宁、余杭两地生态环境部门不断沟通协调,探索出一条跨行政区域联合治污合作机制的环境保护新路子——《余杭、海宁两地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和联合执法框架协议》,建立了边界环保合作机制,为两地交界地区环境保护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记者了解到,该协议通过建立日常协作、联合调处、联合检查执法、边界区域污染协同治理等机制,定期和不定期开展联合执法检查。针对群众反映的跨界信访问题,由信访反映人所在地生态环境部门“抄送”反映点位所在地生态环境部门,根据属地负责原则先行开展调查,调查结果“反馈”信访反映人所在地生态环境部门。经协调小组同意,信访反映人所在地生态环境部门执法人员也可参与反映点所在地执法工作。
“对边界区域突出行业性环境问题,由双方共同参与协商制订整治方案,对污染源、建设项目重大变化和重大案件查处情况实施信息共享,这一机制有效打破行政区域束缚,确立了两地环境共同体的意识。”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海宁分局副局长徐迎忠表示。
该机制建立以来,两地已开展边界联合执法数5次,会商8次,出动执法人员共30余人(次),成功处置了3起跨界环境事件,有力打击了跨界非法排污。(刘晓玲 王雯 晏利扬)